在日常生活中,互联网的影子无处不在。
编译/斯扬
上世纪90年代末,美国经济学家保罗·克鲁格曼(PaulKrugman)曾大胆预言:互联网行业的增长速度将急剧放缓,到2005年左右,人们会清楚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——就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而言,与百岁高龄的传真机相比,代表新生力量的互联网其实没什么可炫耀的资本。观点新奇却又不怀好意,到了最后,抛出悲观论的克鲁格曼碰了一鼻子灰。从2005年开始,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,后起之秀的优异表现使得一些传统行业黯然失色。
据统计,全世界的网民规模达到30亿人,相当于总人口的43%。上周,美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,92%的美国人因各种需求而使用互联网。置于全球的背景下,美国人口(3.25亿)占世界人口的4.45%,美国网民(2.99亿)占世界网民的9.58%,仅次于目前排名第一的中国(注:2014年的中国网民人数高达6.4亿,占世界网民总数的21.97%)。
以2476亿美元的市值高居全球第一的零售商Amazon(亚马逊),只有三家实体店,而排名第二的沃尔玛比他们少了整整140亿美元。类似的情形出现在公共交通领域——无论Lyft、Uber还是Sidecar,尽管这些打车应用没有自己的出租车、巴士或是其他交通工具,但是给原本安定的消费市场带来了一场腥风血雨。Lyft的触角伸进了全世界的65个城市,Uber的野心和动作则更大——在逾50个国家、300多个城市开疆辟土。从Google(谷歌)到Facebook(脸书)、Twitter(推特),再到Pinterest(视觉社交网站)、Snapchat(“阅后即焚”),因为它们的存在,人们进行分享与互动的方式不断发生着变革。以Facebook为例,谁能想象,一家只有11年历史的公司每天达到10亿用户的访问量,从大公司的高层人士到小商店的年轻母亲,都可以接入这个由客户和熟人构建的网络社会。
这仅仅是冰山一角。今年10月,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推出了第一部院线大片BeastsofNoNation(《无境之兽》)。在上映的前两周,北美地区有超过300万观众坐在自家的沙发上,与家人一起欣赏,而不是像过去一样,捧着可乐和爆米花,扎堆去电影院。另一项数据来自NFL(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)今年9月在英国举办的“伦敦碗”系列赛,有超过1500万的球迷通过互联网观看了比赛。具体来说,场均有236万人访问雅虎的直播视频。Expedia(全球最大的网络旅游公司)帮助顾客在全球27.1万家酒店预订了2亿个房间;展示8亿件商品的Ebay(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)设计了几乎所有语种的页面,供1.55亿活跃的买家浏览和挑选;在全世界逾30个城市拥有9200名雇员的LinkedIn(领英),服务网络覆盖了200多个国家,注册会员人数高达4亿。
在日常生活中,互联网的影子无处不在,评判实际的经济影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。美国互联网协会通过研究发现,互联网行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,造福千百万的美国网民,同样也保证了美国经济的健康运行——GDP的增长、产业发展、就业机会、消费者剩余,以及提高从业者的收入——过去得出的计算结果低估了互联网行业的经济价值。
发现一:互联网行业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价值,尤其是对于GDP的贡献,超过了许多被视作“经济引擎”的传统行业。2014年,互联网行业的总产值(9662亿美元)占全美GDP的6%,这个比例几乎是7年前的两倍。回到2012年,相比建筑、电脑及电子产品、广播与电信、住宿与餐饮服务,互联网行业在名义GDP中的贡献比重已经超过了那些地位重要的领域。从2007年至2012年,互联网行业给美国经济增加的名义价值提高了110.4%,并且比排名第二的医疗卫生与社会救助行业高出了86%。
发现二:互联网行业的经济价值得到大幅增长,反映了其贯穿且存在于美国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。如前文所述,互联网行业包含了成千上万的交互网络,参与运营维护的有服务供应商、私人企业、大学、政府与其他机构。鉴于这次研究的目的,从数据处理、托管及相关服务、有线/无线电信运营商、网络出版与在线广播、搜索门户网站、计算机系统设计等,都应该纳入互联网行业。如果以营收高低、员工多少的数据来衡量,在世界领先的五大互联网企业中,有4家就是来自美国(2014年的统计)——Amazon(889.9亿美元/15.4万人)、Google(660.1亿美元/5.4万人)、Ebay(179亿美元/3.5万人)和Facebook(124.7亿美元/9199人)。中国的腾讯(128.9亿美元/2.6万人)排在第4位。
发现三:随着互联网活动与行业的发展,就业机会同步增加,因为在行业间、公司间以及人与人之间,网络连接与对话越来越多。2007年,直接受雇于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约有138.4万人(不包括间接的类型),到了2012年,这个数字变成了287.3万人,增加了一倍还多。放在美国全行业中进行比较,2007年的互联网员工所占比例为0.96%,2012年涨到了2.05%。值得一提的是,其间许多行业的员工选择离开——建筑业减少了28.86%,电脑及电子产品制造业减少了14.22%,运输与仓储业减少了3.68%,金融与保险业减少了4.98%。
发现四:通过提高雇员收入和消费者剩余,互联网行业的做法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健康。从2007年到2012年,互联网行业的员工收入翻了一倍有余,并且明显高于美国的平均工资。在2012年,三大关键性行业——电脑及电子产品制造业、化工行业、广播与电信业的薪资标准都不如互联网行业。补偿金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,主动提高员工福利的行业寥寥无几,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每年领取79515美元。同样是在2012年,美国工人的平均年收入是61547美元,如果是在互联网行业工作,你可以多挣得17900美元。
对美国的消费者来说,他们也在互联网行业的服务中尝到了甜头。据麦肯锡与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两项研究发现,尽管在访问互联网时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,但消费者得到的收益和回报肯定高于原来的付出——互联网帮助他们提高了市场效率,缩短了交易与调查的时间,降低了机会成本,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。正因如此,新的互联网驱动型企业、行业与乃至整个服务业也从互联网消费者的习惯和需求出发,用直接有效的商业策略来回馈对方。从长期来看,互联网企业和商业机构将以“节约时间、金钱和精力”为基本理念,吸引更庞大的消费群体。
从2007年到2012年,美国B2C(企业对消费者)的销售额从1360.2亿美元提高至2286亿美元;到了2015年,P2P(点对点)的共享经济也开始大放异彩。本月初,美国互联网协会完成了一项调查,46%的美国人体验过共享经济(其中23%尝试短期租赁服务,28%选择拼车方式出行),而在2014年,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,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消费者只占到美国总人口的19%。“共享经济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,这是互联网行业的独有魅力,用各种创意来改善人们的生活,促进经济的增长。”美国互联网协会CEO迈克尔·贝克尔曼(Michael Beckerman)说道。与其他新兴技术不同,共享经济覆盖范围很广,并没有局限于特定的人群——短期租赁服务的消费者不全是百万富翁,从年少有年迈,几乎每个年龄层都有。
在拼车出行/短期租赁的消费者调查中,分别有50%和57%的人对对方的共享经济(短期租赁/拼车出行)产生了兴趣,希望兼顾两种方式的人分别为34%和59%。未来两年,多数消费者表示会在其他生活领域选择共享经济,此外,31%的拼车司机、24%的租赁房主考虑加入对方的阵营,两项数据远高于其他职业的意愿。89%的消费者肯定了共享经济的存在价值,如果没有短租服务,愿意去其他城市旅游的人数将降低26%。91%的拼车消费者表示还会选择这样的服务,同时邀请家人一起来体验。
从B2C到P2P,美国互联网行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——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调查,约有25%的美国家庭在2014年没有订阅互联网宽带服务。两年前,皮尤研究中心发现15%的美国成年人压根不碰互联网:其中34%认为互联网与自己的生活无关,32%觉得使用麻烦并且担心黑客攻击,19%没有经济条件去购买电脑或是支付上网费用,还有7%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。美国研究者约瑟夫·凯恩(Joseph Kane)认为,只有接入互联网才能购买廉价商品、访问政务信息、或者寻找工作机会,而在参议员科里·布克(CoryBooker)看来,一直在线下徘徊无异于自我封闭,“应该降低门槛,让更多的人去拥抱互联网。” 本文关键字:美国,互联网经济,强大
|